近期,由大左和赵小棠主持的姐妹们的茶话会中 ,大左 分享了他身边的一个故事,说导演组有三位导演,她们对自己的孩子就是遵循“快乐教育”的原则,三个孩子基本上都在读小学,现在成绩在班里都是倒数。 所以她们现在都有一个困惑,那就是快乐教育和压力教育究竟哪个好?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,版权归作者所有
你觉得呢? 现在很多中国父母都陷入了一种焦虑之中“上不了重点小学就上不了重点初中;上不了重点初中,就上不了重点高中;上不了重点高中就上不了重点大学;上不了重点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,找不到好工作一生就完了。”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,版权归作者所有
而焦虑的背后是大学的连年扩招,据资料显示,中国大学生毕业人数从1949年2.1W人至目前800W的毕业人数。 孩子们以后必定会面临残酷的职业竞争,而这些都是家长焦虑的来源,也是很多父母选择“压力教育”的原因。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,版权归作者所有
记得蔡康永先生说过一段话,他说:“5岁觉得游泳难,放弃游泳,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,你只好说‘我不会耶’;18岁觉得英文难,放弃英文,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,你只好说‘我不会耶’。”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,版权归作者所有
人生的路从来都不是轻松的,早早体会汗水和泪水,可能会损失一些快乐,但是从长远来看,是值得的。 正如龙应台写给儿子的那段话说的:“孩子,我要求你读书用功,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。而是因为,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,选择有意义、有时间的工作,而不是被迫谋生。”
|